花粉活力分析仪助力揭示OsRHS与cHSP70‐4互作调控水稻开花期耐热的分子机制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极端高温天气愈发频繁,水稻作为重要粮食作物,在生长周期中常面临热胁迫。特别是在花期,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对温度变化最敏感,短暂的高温就可能导致不育和结实率下降。如遇日均温度高于32℃或日最高温度高于35℃,水稻抽穗扬花就受到影响, 从而造成严重的减产和品质下降。挖掘耐热功能基因、开展耐热分子育种被认为是解决热害问题最经济有效的策略。尽管借助分子标记技术的进步,已定位多个与水稻耐热性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然而,针对水稻生殖阶段(尤其是花期)耐热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仍然相对匮乏。
近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遗传资源研究团队在植物学经典期刊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OsRHS negatively regulates rice heat tolerance at the flowering stage by interacting with the HSP protein cHSP70‐4”的研究论文,研究通过构建OsRHS和cHSP70-4的过表达、RNAi、CRISPR等载体,转化了水稻品种ZH11,并通过温室种植并在抽穗期进行热胁迫处理,评估了其耐热性;然后利用GUS染色、亚细胞定位、RNA提取与基因表达分析、花粉活力分析、免疫沉淀-质谱、酵母双杂交、Co-IP、GST Pull-Down、RNA 测序、PME酶活性测定等实验技术,研究了基因功能和蛋白相互作用。
1)热胁迫诱导OsRHS转录,6 小时达到峰值,且蛋白稳定。该基因定位于细胞质,主要在颖壳和花药中表达,抽穗期表达量更高。
OsRHS 对热应激的响应、亚细胞定位及时空表达分析结果
2)过表达 OsRHS显著降低水稻耐热性,RNAi沉默或敲除该基因则增强耐热性,且不影响正常生长和产量。此外,OsRHS 负调控热胁迫下的花粉活力。
OsRHS 在水稻花期对热应激耐受性的负调控作用
本实验使用Ampha Z40花粉活力分析仪(瑞士Amphasys),对比发现 OsRHS 过表达植株花粉活力显著低于 ZH11 植株,敲除植株则显著高于 ZH11 植株,且非热胁迫下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为 OsRHS 负向调控水稻花粉活力耐热性提供了直接证据,有助于深入理解 OsRHS 基因功能及其对水稻繁殖阶段的影响机制。
3)免疫沉淀-质谱筛选出与OsRHS 相互作用的热激蛋白 cHSP70-4,酵母双杂交、Co-IP和GST Pull-Down 实验证实二者直接相互作用,且热胁迫增强其结合。
OsRHS 与 cHSP70-4 相互作用
4)cHSP70-4过表达影响水稻育性,敲除cHSP70-4则显著增强水稻开花期耐热性,且能恢复OsRHS 表达植株的耐热性。
cHSP70-4 敲除对水稻花期热应激耐受性的影响
敲除cHSP70-4后OsRHS过表达植株耐热性的恢复
5)RNA 测序分析表明,OsRHS 过表达植株在热胁迫下多数差异表达基因下调,主要涉及蛋白激酶、果胶代谢和细胞壁相关过程。OsRHS 负调控 PME 基因表达和活性,影响细胞壁结构,进而影响水稻耐热性。
ZH11和OsRHS 转基因植株在热应激处理前后6个PME基因的表达模式和PME活性
本研究揭示了OsRHS通过与cHSP70-4相互作用负调控水稻花期耐热性,二者相互作用在热胁迫下增强。OsRHS 和cHSP70-4均为潜在的水稻花期耐热育种靶点,为水稻花期耐热分子机制研究和育种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
Ampha Z40花粉活力分析仪(IFC)通过整合微流控技术、电阻抗技术与流式细胞术,能够在微流体精确参考条件下,实现流动态花粉细胞的高通量、连续、无损阻抗检测,获得细胞活性、数量、浓度、大小等信息,可应用于花粉活性分析、花粉储存管理、DH育种、CMS不育状态检测、花粉倍性分析、花粉发育阶段鉴定、指导授粉、杂交育种、花粉育性恢复等多个方面。与传统染色镜检法和萌发法相比,具有非标记、多参数、低污染和检测速度快等显著优势,可大大减少时间消耗并降低成本,能够为农业生产及科研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Ampha Z40花粉活力分析仪应用领域:
电话:021-32555118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花粉活力分析仪助力揭示OsRHS与cHSP70‐4互作调控水稻开花期耐热的分子机制
- 本实验使用Ampha Z40花粉活力分析仪,对比发现OsRHS过表达植株花粉活力显著低于ZH11植株,敲除植株则显著高于ZH11植株,且非热胁迫下无显著差异,为OsRHS负向调控水稻花粉活力耐热性提供了直接证据。
-
- 端粒酶互作蛋白调控真核细胞端粒表达机制研究
- 探讨端粒酶互作蛋白在真核细胞中对端粒表达的调控机制。通过一系列分子生物学实验,我们发现某些关键蛋白与端粒酶相互作用,显著影响端粒的维持和功能。这些发现为理解细胞衰老和癌症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
-
- 天然药物ABPP和SPR互作,大规模分子相互作用-分子对接
-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ABPP和SPR互作,大规模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分子对接 对蛋白质、核酸、小分子、天然产物研究相互作用进行亲和力、动力学的全面分析,如:Ka、Kd、KD、ΔG等等;
-
- 揭开植物研究的秘密语言:看Biacore如何解码分子互作
- 欢迎文末扫码,进入Biacore分子互作技术理论基础与实验设计线上课程
-
- 盘点!分子互作“金标准” Biacore在CNS文章中的使用(上)
- 本期主要分享药物开发方向的文章汇总
-
- 盘点!分子互作“金标准” Biacore在CNS文章中的使用(下)
- 本期主要分享基础科研方向的文章汇总
-
- 花粉活力分析仪的应用:甘蓝型油菜异源六倍体基因稳定性研究
- 本研究通过分子核型分析、染色体计数、花粉活力检测(Amphasys,Ampha Z30)等实验方法,探究了甘蓝型油菜基因组稳定性、染色体遗传、种子育性、杂交亲和性等方面的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和谱系的异源六倍体基因组稳定性差异显著。
-
- 酵母双杂交筛选HSPC016互作蛋白
- 研究基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结合威尼德电穿孔仪与分子杂交仪,系统筛选与HSPC016相互作用的潜在蛋白。通过构建诱饵载体与cDNA文库,优化转化条件并利用多级报告基因筛选互作候选蛋白。
-
- 酵母双杂交筛选HSPC016互作蛋白
- 研究基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结合威尼德电穿孔仪与分子杂交仪,系统筛选与HSPC016相互作用的潜在蛋白。通过构建诱饵载体与cDNA文库,优化转化条件并利用多级报告基因筛选互作候选蛋白。
-
- 从AUC“看”蛋白质:蛋白结构解析与互作研究的加速器
- 从AUC“看”蛋白质:蛋白结构解析与互作研究的加速器
-
- 植物蛋白互作研究的利器:LUC实验与UVP ChemStudio 695的强强联合
- LUC已成为了解植物致病机制和信号通路转导的关键工具,UVP ChemStudio 695可满足您所有的成像需求
-
- Nature一作颜芮:揭示细胞外排磷酸盐机制,探索人体磷酸盐转运深层机密
- 瑞沃德设备为细胞分子实验保驾护航。
-
- 分子链互穿助力离子与电子导体高界面兼容性,开启可拉伸离子器件新篇
- 分子链互穿助力离子与电子导体高界面兼容性,开启可拉伸离子器件新篇
-
- Nature Communications:利用光镊技术揭示黏连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产生机械力的机制
- 单个黏连蛋白分子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产生力
-
- 易科泰叶绿素荧光与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应用案例——土壤-植物互作
- 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包括土壤对植物生存、生长和繁殖所施加的广泛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效应,以及植物对土壤形成、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生物群活动的相互作用。
-
- Biacore案例集锦:外泌体互作检测深度解析
- Biacore案例集锦:外泌体互作检测深度解析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