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应用】通过压差测试确定冷冻干燥终点

【应用】通过压差测试确定冷冻干燥终点

来源:步琦实验室设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分类:操作使用 2025-04-16 16:45:17 18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通过压差测试

确定冷冻干燥终点

冻干应用


1



简介

冷冻干燥过程通常持续数天,包括两个关键阶段:主干燥阶段,即升华发生;次干燥阶段,即残余水的解吸附完成循环。实现最佳干燥过程需要在产品中最小残留水分与最短干燥时间之间取得平衡。满足这一要求具有挑战性,并且高度依赖于应用。


过程分析技术,包括压力计和温度探头,广泛应用于冷冻干燥系统中,产品通常放置在玻璃瓶或金属托盘中的隔板上。此类系统中的关键分析工具是压差测试,也称为比较测试,它比较由皮拉尼传感器和电容式压力计测量的压力。这种差异源于这些传感器的不同测量原理。皮拉尼传感器基于气体分子的热导率工作,热导率随气体组成而变化,并且仅在氮气或空气环境中校准条件下提供准确读数。在纯水蒸气环境中,由于水蒸气的热导率高于氮气,皮拉尼传感器表现出约60%的偏移。[1] 相比之下,电容式压力计独立于气体组成测量压力,提供更稳健的测量。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皮拉尼传感器的读数与电容式压力计的读数一致,标志着干燥终点。[2]


然而,在多歧管冷冻干燥中,各种样品在圆底或烧杯烧瓶中连接到单个批次,升华和解吸严重依赖于辐射和传导等环境因素。因此,干燥时间和残留水分随环境条件变化显著,使得确定过程终点变得困难。在实践中,用户通常依赖视觉检查或经验判断,导致干燥时间延长、生产率降低、干燥错误和操作成本增加。


本研究探讨了压差测试在多歧管样品中确定干燥终点的应用。其次,评估了其相对于传统视觉检查方法的优势,并探讨了该测试在不同水-溶剂混合物中的可行性,以确定可靠操作的最大溶剂浓度。研究结果突出了在多歧管冷冻干燥应用中提高工艺效率和样品处理量、同时降低操作成本的潜力。


2



设备

  • Lyovapor? L-250 Basic,BüCHI      Labortechnik AG

  • 带 12 个端口的多歧管干燥室

  • 真空泵 nXDSiC 6,Edwards

  • 旋转蒸发仪 R-300,带杜瓦瓶

  • 1升圆底烧瓶

  • 电容式和皮拉尼压力计,Inficon

  • 分析天平(精度 ±0.1 毫克)

  • 卤素水分分析仪,Mettler Toledo HR73


3



化学品和材料

  • D-甘露醇,Fluka (63560)

  • 去离子水

  • 乙腈 99%,VWR (20070.462)

  • 乙醇 90%,Merck (1.00983.1011)

  • 甲醇 90%,Merck (1.06009.2500)

  • 三氟乙酸 99.9%,Carl Roth (6957.20)

  • 丙酮 99%,Merck (8.22251)

  • 叔丁醇 99%,Roth (4323.1)

  • 乙酸 95.9%,Carl Roth (T179.1)

  • 甲酸 85%,VWR (20315.366)

请务必注意所有相应的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以确保安全操作!


4



步骤

4.1 冷冻干燥

  • 在 Lyovapor? L-250 上完成调节步骤后,进行了真空测试,目标压力为 0.10mbar。自动识别了外部压力计之间的偏移

  • 手动启动干燥过程,压力设置为 0.1mbar,即极限真空

  • 每个圆底烧瓶中装入 200 毫升 50 毫克/毫升的甘露醇溶液,溶剂为 70:30 体积比的去离子水-乙腈混合物,以及其他溶剂混合物

  • 每个烧瓶随后转移到 R-300 上,浸入装有干冰-乙醇混合物的杜瓦瓶中,温度约为 -80°C

  • 样品在旋转下冷冻 10 至 15 分钟

  • 样品分别连接到多歧管干燥室。在每次连接前,验证实际压力是否在设定压力范围内

  • 所有 12 个烧瓶连接后,启动压差测试


表1:Lyovapor? L-250 Basic 的压差测试设置。

压力限制

0.027mbar

时长

5 min

偏移限制

0-0.04mbar


* 压力限制:皮拉尼和电容式压力计之间的估计差异。通过测试的标准。

* 时间:每次测试的持续时间。测试持续到达到压力限制。

* 偏移限制:由真空测试估计。


  • 通过测试后,取 6 个样品进行水分含量分析。

  • 在没有压差测试的参考实验中,使用相同的程序。终点通过肉眼检测,标准是干燥粉末的外观。

  • 通过压差测试后,收集 6 个样品进行水分含量分析。

  • 在参考实验中,未进行压差测试,遵循相同的程序。终点通过视觉确定,基于干燥粉末的外观。


4.2 卤素水分分析

  1. 分析干燥样品(有和没有压差测试)的残留水分含量,以评估干燥效率

  2. 使用刮刀研磨样品,并在 30 秒内转移到水分分析仪

  3. 使用卤素水分分析仪,参数如表3所示,进行水分含量分析

  4. 关闭标准设置为 140 秒内变化不超过 1 毫克


表2:水分分析仪设置

关闭标准

5

干燥温度

110℃


5



结果

5.1 70:30 体积比水-乙腈甘露醇样品的压差测试

将 12 个样品连接到多歧管后,压差测试在 1.7 小时启动,如图1所示。在此阶段,由于高蒸汽负荷,多歧管室内的压力增加,蒸汽只能逐渐到达冰冷凝盘管。这种增加归因于多歧管干燥室内钢管的空间限制。


开始时,皮拉尼传感器显示的压力读数高于电容式压力计,反映了蒸汽组成的影响。然而,随着干燥过程接近尾声,升华减少,两个传感器的压力读数趋于一致,表明蒸汽量减少,过程接近完成。


 图1:12个圆底烧瓶在多歧管上的皮拉尼和电容式压力计测量的压力。


为了演示目的,图1中的压力差异被估计并显示在图2中。仪器通常完成此检测,随后在显示屏、应用程序和 Lyovapor? 软件上显示信息。图1图2中的条形表示通过压差测试,因为达到了 0.02mbar 的设定限制。


 图2:12个圆底烧瓶在多歧管上的两个压力计之间的计算压力差异。


随后,取六个样品并立即转移到水分分析仪以确定残留水分含量。测得的平均水分为 2.15%,如表3所示。为了进行比较,进行了没有压差测试的参考实验。在该实验中,第一个样品在 13 小时后看起来干燥,随后分析另一个样品。水分分析结果总结在表4中。


结果比较显示,采用压差测试的运行样品表现出较低的水分含量,证明了该方法相对于视觉检测方法的改进效率和可靠性。


表3:通过压差测试后的样品残留水分含量。

样品

残余水分含量%

1

2.69

2

0.63

3

2.52

4

2.53

5

2.31

6

2.26


表4:通过视觉检查的样品随时间变化的残留水分含量。

处理时长

残余水分含量%

13h

4.03

14h

3.64

15h

4.38

16h

3.55

17h

3.52

18h

3.80


 图3:13小时(左)和19小时(右)后获得的干燥样品图像。


为了确认压差测试作为实现低残留水分的有效工具的可靠性,进行了三次额外的运行,并分析了水分含量(表5)。结果表明,测试通过所需的时间存在波动。这种波动源于升华速率对环境因素(如环境光和室温)的依赖性,这些因素显著影响样品。然而,所有运行中的水分含量,包括平均值,均低于通过视觉检测方法实现的水分含量,突显了压差测试的优越准确性和有效性。


表5:压差测试的水-有机溶剂混合物中有机溶剂的浓度。

运行

通过测试的时间h

水分含量%

1

22

2.61

2

21

3.01

3

19

2.90

平均

21

2.72


5.2 甘露醇样品与有机-水混合物的压差测试

研究已扩展到水-溶剂混合物。目的是找出混合物中有机溶剂的最大浓度,该浓度仍允许皮拉尼传感器显示偏移行为。如引言中所述,皮拉尼在水蒸气饱和环境中显示 0.6 倍的偏移。表6显示了该研究的结果。


表6:成功压差测试的水-有机溶剂混合物中有机溶剂的浓度。

溶剂

混合物中的最大浓度%

100

乙腈

30

乙醇

10

甲醇

10

三氟乙酸

5

丙酮

5

叔丁醇

30

乙酸

5

甲酸

1


6



结论

压差测试展示了在多歧管配置中优化冷冻干燥过程的显著优势。通过防止烧瓶或样品过早脱离,该技术确保了最佳干燥条件,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高残留水分的风险。它还提供了即使在可变环境条件下也一致且可重复的水分含量结果,从而提高了过程的可靠性。此外,该测试有助于缩短干燥时间,提高了整体效率。研究还强调了传感器在各种溶剂组成中的性能,展示了其在确定含有不同水-有机溶剂混合物的样品中冷冻干燥终点的适用性。


在 L-250 Pro 仪器上实施时,通过预编程的主干燥和次干燥阶段设置,压差测试能够精确控制过程,减少错误并优化结果。此外,该技术补充了用户驱动的视觉评估,为遵守特定标准操作程序提供了灵活性。


L-250 配置具有 12 个多歧管连接和集成压力计,为研发实验室和分析应用提供了强大而多功能的解决方案。


7



参考文献

  1. https://www.inficon.com/media/9326/download/Operating-Manual-PSG010,-PSG017, -PSG018.pdf?v=3&inline=true&language=en.

  2. BUCHI, Freeze-Drying Laboratory Guide: Illustrated toolkit for general users 2024.



长按上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或拨打联系电话:

400 - 880 - 8720


微信公众号

淘宝官方旗舰店 

瑞士步琦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5 09:08:13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