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备粉末样品
如今,粉末材料在 3D 打印、陶瓷、锂电池、超硬材料、药物等领域中都很常见。粉末样品也是是扫描电镜所经常涉及到的样品门类,甚至有些单位采购电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观察、分析粉末材料。而实际操作中,却经常由于样品制备方法不当,无法达到预期的观察效果。在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Z常用的粉末制样方法。
准备工作
手套、剪刀、导电胶、样品台、样品台基座、牙签、吹扫气罐
DY步 把样品台插在基座上,裁剪合适尺寸的导电胶,贴于样品台,适当碾压,确保黏贴牢固
第二步 戴上手套,用牙签挑取少量粉末,转动牙签,把粉末倒在导电胶上
第三步 手持基座,在桌面上下震动,使粉末振散铺开
第四步 翻转基座,继续上下震动,使不牢固的粉末脱落
第五步 竖直持握压缩气罐,吹扫样品;调整方向,继续吹扫
经过上述步骤,得到的样品看起来就是不明显的薄薄一层,有时甚至用肉眼很难看到。但是在电镜下面依旧可以观察到很多粉末颗粒。
所有的颗粒都与导电胶充分接触,并且单层分布,几乎不会有多层堆叠的情况。如下是一些粉末样品的照片:
同时,也有利于用 飞纳电镜颗粒统计软件 以Z快速、Z简便的方式实现颗粒的可视化分析。帮助用户收集多种亚微米颗粒的形态和尺寸数据。
除此之外,还推荐大家另一款粉末制样神器 Nebula:
它采用真空分散技术,可以实现干粉均匀分散,同时又避免颗粒团聚,保持结构完整。Nebula 配合颗粒统计系统一起使用,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收集、统计、分析颗粒的形貌、尺寸等信息。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透射电镜粉末样品标准要求:打造高质量显微图像
- 透射电镜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等领域,能够提供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成分的详细信息。为了确保透射电镜实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粉末样品的制备必须遵循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本文将从粉末样品的选择、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出发,探讨透射电镜粉末样品的标准。
-
- 粉末样品检测不再难,奥林巴斯手持矿石分析仪来帮忙
- 粉末样品检测不再难,奥林巴斯手持矿石分析仪来帮忙
-
- 应用分享—如何提效青蒿素制备
- 大龙仪器,提效青蒿素制备,助力抗疟防护。
-
- 【应用】收集氧气敏感及水分敏感的粉末样品解决方案
- 由于氩气的密度明显高于空气,因此 Enviro Guard 与氩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在大约 130°C 时,氩气的密度为 1.21 Kg/m3,与 17.5°C 时的空气密度非常相似。
-
- 制备液相色谱仪说明书,制备液相色谱柱
- 掌握制备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维护要点以及故障排除技巧,可以有效提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数据精度。通过正确操作和规范维护。
-
- 制备液相色谱仪功能,制备液相色谱仪原理
- 制备液相色谱仪作为高效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的仪器,已成为现代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分离、浓缩、回收和实时检测的多重功能,确保了其在医药、化工、食品和生物技术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合理配置和操作。
-
- 制备液相色谱仪基本构造,制备液相色谱柱
- 制备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在样品分离纯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部件的设计与操作对整体分离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应用中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确保仪器的高效运作。
-
- 制备液相色谱仪检定,制备液相色谱技术
- 制备液相色谱仪检定在保证分析实验精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科学、系统的检定流程和有效的技术手段,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性能得以提升,同时减少了数据偏差的可能性。
-
- 制备液相色谱仪原理,制备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 制备液相色谱仪因其优越的分离性能和高效的操作流程,在科学研究、药物开发、化工生产和食品检测等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随着分析需求的不断提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制备液相色谱仪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
-
- 制备液相色谱仪的维护,制备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 制备液相色谱仪的维护工作包括日常清洁、定期检查和设备保养等多个方面。通过细致的维护,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够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
- 制备液相色谱仪检测器检定,制备液相色谱技术
- 液相色谱仪检测器的检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检定步骤,可以保证检测器在不同工作环境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这对于提升分析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 制备液相色谱仪收费标准,制备液相色谱技术
- 制备液相色谱仪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分析工具,其收费标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合理评估租赁费用、耗材成本及技术服务费用,结合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服务方案,有助于优化使用成本,提高项目的分析效率。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