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器人远程操控的电子皮肤传感器系统
电子皮肤(e-skin)在健康检测、机器人遥操作、人机交互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多数电子皮肤缺乏现场 信号采集和传输模块的集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智军团队借助气动点胶直写工艺开发了一种具有11个传感通道的柔性可 穿戴电子皮肤传感系统用于机器人的遥控作。所设计的传感系统主要由电子皮肤传感器、定制的柔性印刷电路(FPC)和人机 交互界面三部分组成。电子皮肤传感器有10个可拉伸电阻,分别分布在每根手指的近端关节和掌骨关节处,1个可拉伸电阻 分布在食指处。电子皮肤传感器可以贴附着在手板上,由于其可拉伸性,传感器可以检测手指的弯曲角度。定制的FPC通过 WiFi模块将信号无线传输到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的终端设备,并基于Qt框架设计了用户界面,实现了实时信号的采集、存储和 显示。基于该电子皮肤系统和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多指手,我们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了手势识别和机器人多指遥控操作实验, 获得了91.22%的识别准确率。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电子皮肤传感系统在人机交互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该工作以“A flexible wearable e-skin sensing system for robotic teleoperation”为题目发表在《Robotica》上。
标签:电子皮肤传感器系统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用于机器人远程操控的电子皮肤传感器系统
- 电子皮肤(e-skin)在健康检测、机器人遥操作、人机交互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多数电子皮肤缺乏现场信号采集和传输模块的集成。
-
- 电子皮肤最新综述-当电子皮肤拥有 “3D” 智慧触觉
- 研究背景电子皮肤(e-skin)旨在模拟人类皮肤的几何形态、材料属性和多功能性,在过去二十年发展迅速,在学术和
-
- 用于结构健康监测和机器人感知的超高灵敏度各向异性压电传感器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研究背景在众多应用场景中,对于可实时全面感知微小机械刺激的柔性传感器需求极为迫切。对各类机
-
- 神经形态电子皮肤:开启人机交互的 “触” 觉新时代
- 神经形态电子皮肤:开启人机交互的 “触” 觉新时代
-
- 仿生电子天线:赋予机器人敏锐 “触觉”
- 研究背景在机器人应用中,触觉感知对于操作、导航、交互和环境感知至关重要。
-
- 仿皮肤多功能 3D 打印柔性传感器,守护健康
- 在健康管理领域,传统电子器件的刚性问题一直让人头疼,不过hydrogel-based柔性电子组件的出现带来了转
-
- 远程虫情测报分析系统——提升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全域覆盖能力
- 主要目的:对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现代农业提供服务,满足虫情预测预报及标本采集的需要。
-
- 三重响应水凝胶:打造皮肤接口电子健康管理
- 研究背景以人体为中心的表皮电子设备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中愈发重要,其功能组件需具备感知动态和静态刺激的能力,并
-
- 三重响应水凝胶:打造皮肤接口电子健康管理
- 研究背景以人体为中心的表皮电子设备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中愈发重要,其功能组件需具备感知动态和静态刺激的能力,并
-
- 从仿生到实用:电子皮肤开启健康监测的智能新时代
- 研究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实时监测人体的生物信号可以有效地诊断早期疾病,并为后续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
- 支持EtherCAT的远程I/O系统
- 支持EtherCAT的远程I/O系统
-
- 研究前沿: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皮肤电导 | Nature Electronics
- 长期以来,通过测量汗腺密度较高的特定部位(如指尖)的皮肤电导,皮肤电活动一直被用于精神活动监测。然而,皮肤电
-
- 肌肉骨骼系统中的微机器人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研究背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患者饱受慢性
-
- 超薄全纤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基电子皮肤
-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吴治峄团队利用静电纺丝和喷涂技术,在两个静电纺丝热塑性聚氨酯(TPU)纤维层之间沉积银纳米线(Ag NW)电极层,开发了一种具有高拉伸性的超薄全纤维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基电子
-
- 研究前沿:电子皮肤-自愈合、可拉伸、薄膜晶体管 | Nature Electronics
- 自愈合软电子器件具有可恢复力学和电气性能,用于开发长期可穿戴和可植入的电子系统。然而,由于缺少合适的材料和充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