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毛胚冲压成形中残余应力测试分析
由于人们只注重现代工艺方法和新材料的开发研制,而忽略了机械加工过程中残余应力的影响。实际上,在构件的使用过程中,发生破坏事故时,除了材料本身的结构和强度外,还与残余应力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分析材料加工过程中残余应力的产生、分布情况就很有必要了。本文主要对焊接毛胚冲压成形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分析。
试验方法及条件
残余应力测试方法采用盲孔法,仪器采用聚航科技生产的JHMK残余应力测试系统,由JHYC静态应变仪和JHZK残余应力钻孔装置组成。进行标定试验,确定相关系数。试验材料为耐候钢09CuPCrNi和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试验条件:试验材料为冷轧板材,尺寸为200mm*50mm*3mm。接头形式为对接,焊接规范模拟生产现场的工艺。其中耐候钢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为J502NiCu,电流为110A,电压为27-30V,焊速为50-60cm/min。不锈钢采用MIG焊,焊条为E-0-19-10-15,电流为80-100A,电压为24V,焊速为10-14cm/min。两种被焊材料的焊接方向均为从一端向另一端不间断焊接。
实验结果及分析
平板对接焊缝残余应力测试
每个测量点横向距离为1mm,纵向距离为6mm。
选取几个特殊的点:A为焊缝中心,拉应力*大;B点靠近熔合线;C点处于过热区;D点远离焊缝,属母材区。
由表1可知,焊缝区的残余应力为拉应力,由于1Cr18Ni9Ti在焊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压缩塑性变形,因而拉伸应力峰值较大,接近其屈服极限,并且残余拉应力区的宽度较大。表中σ1为纵向应力,σ2为横向应力。
表1 对接焊缝残余应力
材料 | A | B | C | D | ||||
σ1 | σ2 | σ1 | σ2 | σ1 | σ2 | σ1 | σ2 | |
09CuPCrNi | 112.42 | 63.62 | 101.20 | 54.50 | -80.81 | 30.31 | -43.05 | 20.30 |
1Cr18Ni9Ti | 288.06 | 85.38 | 236.33 | 56.50 | 138.97 | 45.03 | -92.6 | 39.27 |
表2 弯曲件残余应力测量结果
材料 | A | B | ||
σ1 | σ2 | σ1 | σ2 | |
09CuPCrNi | 63.31 | 34.25 | -52.06 | -37.10 |
1Cr18Ni9Ti | 53.31 | 22.45 | -32.36 | -28.24 |
弯曲件残余应力测试
表2是弯曲件残余应力测量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残余压应力区厚度为δ/2-δ/3=δ/6,所以钻孔时,钻孔深度为δ/6mm(δ为板厚)。
A点是焊缝中心,B点是焊缝以外一点。σ1为切向应力,σ2为宽度方向应力。
母材弯曲件变形区切向残余应力为负,宽度方向残余应力为正,焊接未弯件切向残余应力为正,横向残余应力为正(见表1中A、B点的应力值)。从表2可看出,弯曲后A点的纵向残余应力为正,宽度方向残余应力为负,与母材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切向残余应力由原来的压应力变为拉应力,其原因就是弯曲前的焊接残余应力引起的,虽然弯曲时外表面拉伸变形释放了一部分残余应力,但由于焊接残余应力较大,弯曲后仍是拉应力。
拉伸件残余应力测试
A点为筒底中心,B点为底部与筒壁相切处,C点为圆筒件口部一点。环形焊缝的焊接件B点位于环形焊缝的中心。在筒壁上,σ1为周向切应力,σ2为轴向应力。
表3 09CuPCrNi拉伸件残余应力
试验种类 | A | B | C | |||
σ1 | σ2 | σ1 | σ2 | σ1 | σ2 | |
母材 | -38.11 | -33.32 | 35.46 | 11.65 | 147.82 | -74.8 |
对接焊件 | 100.17 | 32.69 | 85.89 | 56.32 | 195.45 | 66.79 |
环形焊件 | -42.86 | -41.78 | 302.65 | 12.34 | 155.2 | -58.65 |
表4 1Cr18Ni9Ti拉伸件残余应力
试验种类 | A | B | C | |||
σ1 | σ2 | σ1 | σ2 | σ1 | σ2 | |
母材 | -40.74 | -43.98 | 75.72 | 21.44 | 165.10 | -61.44 |
对接焊件 | 92.74 | 48.98 | 100.12 | 76.65 | 228.30 | 81.50 |
环形焊件 | -37.87 | -41.68 | 305.77 | 22.70 | 158.30 | -62.86 |
试验结果表明:在A点处,母材和环形焊缝拉深件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由于材料变形时为双向拉伸,卸载后的两向残余应力基本一样,与B、C两点比较,该点残余应力较小,带纵向焊缝的试样A点为残余拉应力,是焊缝原有的残余应力部分释放后的结果。
由图1、2可以看出,带焊缝试样的切向残余应力峰值较大,尤其是环形焊缝处,残余拉应力接近材料本身的屈服极限。在筒形件端口,切向拉应力也较大。带纵向焊缝的试样,应力值*大。焊缝处切向拉应力明显增大的原因是焊缝本身的残余拉应力和冲压过程中形成的残余应力拉应力叠加的结果。
结论
焊接接头本身的残余应力较大,冲压成形后,残余应力的大小和性质发生较大的变化。冲压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均匀塑性变形过程,变形过程中不同部位材料受力状态及变形效果均不同,焊缝受拉发生伸长变形时残余应力下降,但焊缝发生压缩变形时,残余应力*大值接近材料的屈服极限。如环形焊缝试件拉深后,切向应力高达307MPa,在使用过程易发生应力腐蚀裂纹。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盲孔法残余应力测试在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中应用
- TC4钛合金作为一种α+β双相钛合金,综合性能优良,能在400℃下长时间工作。由于其良好的高温性能,可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盘、风扇、叶片及框梁等承力构件。为了满足航空焊接构件日趋轻质化和复杂化的要
-
- 水电站水轮机转轮退火前后残余应力测试与分析
-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水电站机组相继出现了转轮叶片振动异常、开裂等严重问题,引起了生产厂家的高度重视。在某水电站转轮生产开工前,转轮制造商对转轮焊接及退火工艺进行了详细研讨,同时,决定对转轮焊接完成及整
-
- 铝合金工件残余应力测试试验
- 铝合金工件生产过程一般经过压铸、机加工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可能产生残余应力。为了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般会进行热时效工艺消除应力。本文主要是对铝合金工件进行残余应力检测,用以验证不同工艺效果
-
- 镀铜钢环板残余应力测试试验
- 镀铜钢是一种铜钢复合材料,是通过电镀工艺将铜金属均匀的覆盖在钢材表面而形成的新型接地材料。镀铜钢环板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应力。而残余应力会危害镀铜钢环板的寿命,为了保证产品的可靠、安全,我们需要采用
-
- 铁路货车制动管焊后残余应力测试
- 制动管系是铁路货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连通着制动系统各个阀体,起到传递制动压力的作用。
-
- 电瓷绝缘子铸铁帽残余应力测试研究
-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压绝缘子产品的结构尺寸,机械性能,物理性能,产品质量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电瓷绝缘子产品的机械、物理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是对电子绝缘子复合元件上的铸铁
-
- 钛合金超声冲击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方法应用
- 钛合金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行业,它不仅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和生产率,而且还减轻了结构的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钛合金焊接本身存在一定问题,焊接接头容易出现脆化、裂纹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