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联合作业,赋能施工】 — 徕卡BLK360全站扫描隧道施工解决方案

【联合作业,赋能施工】 — 徕卡BLK360全站扫描隧道施工解决方案

来源:徕卡测量系统中国      分类:应用方案 2024-06-11 09:24:23 47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我国隧道总里程呈逐年增长趋势,总里程已达到48762公里(截止2022年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232.65公里(截止2023年底)。代表着我国隧道建设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期。根据科技的进步以及政策的导向,未来我国隧道建设将朝着规模化建设、数字化建设的方向发展。



隧道施工测量痛点

隧道施工测量是一项在隧道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必须进行的测量工作,它控制着隧道开挖的平面、高程和断面几何尺寸,关系到隧道的精准贯通、工程安全以及质量评定。

在施工阶段,需要多次进行超欠挖测量、限界检测、土方量计算、监控量测等工作;监控量测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塌方事故,超欠挖不准确会造成工程成本的激增。

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完成隧道施工测量并进行分析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前提,对于隧道工程的数字化施工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施工测量作业流程图


常规隧道施工测量方式现状及不足

在常规隧道施工测量的各个工序中,主要是以使用全站仪为主,但是随着对于隧道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和施工工艺的进步,尤其在断面测量工作上,常规的测量方案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1. 单一的对逐桩断面进行测量,以点代面数据不完整。

2. 计算器需大量运算,程序繁琐,速度慢,易出错。

以上不足将导致超欠挖测量不准确、侵界检测困难、无法快速准确地指导施工,不满足现代化隧道工程建设施工的要求。

徕卡BLK360全站扫描隧道施工解决方案

以用户实际需求为中心,推出了徕卡BLK360全站扫描隧道施工解决方案,该方案是将徕卡高精度全站仪通过连接附件与徕卡BLK360扫描仪组合成“全站扫描仪”作为硬件基础,可将隧道施工初支、二衬阶段的现状情况以点云扫描形式快速记录,再结合本地化隧道施工扫描软件,可实现现场控制数据采集,进行超欠挖分析、方量计算、断面对比和放样控制等操作。   

徕卡TPS+徕卡BLK360硬件组合

徕卡BLK360全站扫描

隧道施工解决方案作业流程
方案优势

相比于常规单点测量方案,徕卡BLK360全站扫描隧道施工解决方案既能使用全站仪完成常规施工测量,也能使用BLK360实现快速采集高精度的点云数据,现场处理生成专业的断面分析数据,隧道断面测量更高效、数据更全面、分析更精准;帮助客户省时、省心、省钱,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和进度。

方案特点
无需后处理,现场直出点云

仅需通过笔记本电脑/平板连接扫描仪WiFi即可实现软件直连控制扫描仪,全部点云直接加载,操作简单易用。



现场坐标转换,数据一键导出

现场可快速获取点云坐标,并在软件中进行坐标转换;一键导出转换后点云数据。



扫描仪轻便设计,数据采集高效

新款徕卡BLK360(点击查看产品介绍)机身小巧,仅重750g,扫描速度68万点/秒,可在20秒内高效采集一站点云数据+获取全景照片,为后续隧道断面提取、超欠挖分析提供高质量数据基础。


断面对比

测量断面与设计断面对比分析,生成报告。



超欠挖分析

创建色谱点云,超欠挖一目了然。






随机检测

软件控制全站仪指向隧道内质量存疑位置;也可通过全站仪指向,得出里程及超欠挖值。



方量计算
计算任意断面间超欠挖方量、衬砌方量等。



数据上云

支持将各种数据传输到云端,便于查看和管理。



施工报告

可一键生成多场景施工质量分析报告及图表。

优势总结
 ● 一体化方案:贯穿于设站定向、点云扫描、数据处理分析、云端管理的隧道施工测扫一体化方案。
 ● 一机多用:全站仪与徕卡BLK360除了可用于隧道施工测扫一体化方案中的导线测量与断面扫描,也可拆分为独立设备在多种场景使用,应用灵活,充分发挥设备价值。
 ● 性能优异:硬件设备可在隧道施工现场恶劣条件下,无惧粉尘飞扬与昏暗潮湿环境,高精度地稳定作业。
 ● 高效作业:现场直连徕卡BLK360扫描一站仅需20S,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支持现场进行数据处理,省时省力省心。
 ● 行业流程:徕卡BLK360全站扫描隧道施工解决方案整个作业流程完全符合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并且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 经济实用:用户在只拥有徕卡全站仪或徕卡BLK360扫描仪的基础上,仅需增添另一套设备,即可将原设备功能升级,经济效益高。


撰稿:产品应用方案事业部 谢景龙 韩文超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9 13:10:28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