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双光子灰度光刻微纳加工技术全领域应用速递7

双光子灰度光刻微纳加工技术全领域应用速递7

来源: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分类:应用方案 2024-11-15 13:30:11 204阅读次数
扫    码    分   享

01

在现代医学中,工程化纳米颗粒因其能够保护药物免受降解、在体内的耐久性、高表面积与体积比以及对药物释放速率的控制而被广泛应用。然而,许多纳米颗粒系统依赖于循环或扩散作为主要运输方式,这限制了它们到达特定组织的能力。尤其是在复杂的生物环境中,纳米颗粒的粘附性较差,导致其在组织边界的滞留时间有限,从而影响药物的持续释放效果。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C. Wyatt Shields IV教授及其团队意识到,传统的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的输送效率不足,因此他们的目标是设计一种新型的自推进微型机器人,能够在生物体内快速移动,并在目标组织上牢固固定,从而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研究团队使用Nanoscribe的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开发一种基于气泡的微型机器人,能够在生物体内进行快速的圆形运动,以实现对上皮组织的固定和药物的有效输送。研究成果发表在《Small》期刊。

本研究中,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气泡驱动的聚合物微型机器人,具有不对称的鳍片结构。该微型机器人在超声波激励下,能够以高达150个身体长度每秒的速度游动,并在小鼠膀胱内进行有效的导航。微型机器人内部的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发生振荡,产生流体流动,从而驱动微型机器人的自推进。通过在微型机器人的外部设计不对称的鳍片,研究团队实现了微型机器人的快速旋转运动和轨迹的非线性导航。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气泡驱动的微型机器人能够在小鼠膀胱内有效游动,并牢固地固定在膀胱上皮组织上。微型机器人能够承受与排尿相当的剪切应力,并在其聚合物体内封装的药物(如地塞米松)中实现持续释放。

本研究展示了气泡驱动微型机器人在药物输送领域的巨大潜力。未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微型机器人的设计,以提高其在更复杂生物环境中的导航能力和药物释放效率。此外,研究团队还希望通过临床前研究,验证微型机器人在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炎症、肿瘤等)中的应用潜力。总之,这项研究为微型机器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未来有望为药物输送和疾病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验验证,气泡驱动的微型机器人有望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相关文献及图片出处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00409


02

随着微型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药物传递和癌症治疗方面。传统的药物传递系统往往面临着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不均和靶向性差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的Min Ye及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可降解明胶甲基丙烯酰胺(GelMA)和金属有机框架(MOF)的磁性微型机器人系统,利用叶酸(FA)作为靶向分子,增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进而提高药物传递的效率。研究成果发表在《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期刊上。

研究团队采用了两光子光刻技术,利用Nanoscribe GT2设备成功制造出具有螺旋结构的GelMA微型机器人,该系统不仅能够在磁场的引导下精确定位到肿瘤部位,还能通过叶酸的靶向作用促进药物的内吞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这项研究为微型机器人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微型机器人的设计,提高其在复杂生物环境中的稳定性和靶向性。此外,结合其他靶向分子和药物,开发多功能的微型机器人系统,将有助于实现更为精准的癌症治疗。



相关文献及图片出处

https://doi.org/10.34133/cbsystems.0019



03

癌症是全球疾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往往无法有效地将药物送达肿瘤部位,导致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现有的治疗方法在药物靶向性和释放效率上存在显著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以提高药物的靶向输送和释放效率。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全南大学的Van Du Nguyen及其团队设计和制造一种新型的微型机器人,能够在外部磁场的控制下进行无线操控,并有效地将抗癌药物输送到肿瘤部位。研究团队采用了双光子光刻(2PP)技术,利用Nanoscribe的设备制造出具有治疗功能的微型机器人,并通过外部磁场实现其运动控制。研究成果发表在2022年第11届国际控制、自动化与信息科学会议(ICCAIS)上。

研究表明,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微型机器人能够以高达126微米/秒的速度进行螺旋运动,并能够按照预设轨迹进行移动。最后,研究团队通过与人源癌细胞(MKN-45细胞)的共培养实验,评估了微型机器人在药物释放和细胞杀伤方面的效果。结果显示,微型机器人能够有效地释放DOX,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杀死癌细胞。

本研究展示了微型机器人在癌症治疗中的巨大潜力,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在小动物模型中验证微型机器人的治疗效果,以评估其在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微型机器人,例如同时进行药物输送和成像,以实现更全面的治疗效果,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最后,探索微型机器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靶向药物输送和减少副作用方面的潜力,将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关文献及图片出处

https://doi.org/10.1109/ICCAIS56082.2022.9990308


04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DLW技术经历了显著的发展,然而,提升打印分辨率和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打印材料的策略仍然相对稀缺。现有的技术面临着几个主要挑战,包括功能性光聚合材料的开发、实现更小的特征尺寸以及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学术研究和工业化的广泛需求。为了解决这些瓶颈,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Ye Yu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利用半导体量子点(QDs)通过表面化学改性与单体共聚合,从而形成透明复合材料。研究表明,QDs在复合材料中表现出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和光致发光特性,这为进一步探索这种复合材料的打印特性提供了可能。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使用了Nanoscribe的3D激光光刻系统Photonic Professional GT2,该系统配备了780 nm波长的激光,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三维打印。通过该设备,研究人员能够在不同的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下进行打印实验,评估不同条件下材料的聚合行为和特征尺寸。研究结果表明,使用QD修饰的材料在相同的打印条件下,能够实现更小的特征尺寸和更高的打印效率,这为未来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该研究的成果不仅为DLW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直接打印功能化微结构和器件在光电子学、电子学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量子点及其在3D打印中的应用潜力。


相关文献及图片出处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11702





更多科学出版物中的研究进展·点击关注我们






详情请咨询纳糯三维科技
官方网站 nanoscribe-solutions.cn
联系我们 china@nanoscribe.com
德国总部中国子公司

Hermann-von-Helmholtz-Platz6,

76344 Eggenstein-Leopolds-hafen,

Germany

上海徐汇区桂平路391号

B座1106

+49 721 9819 800china@nanoscribe.com
021-54650181





往期推荐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5 09:08:22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