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电池材料的组成分布变化?非接触式亚微米红外光谱成
低能量边缘光致发光的研究对提高Ruddlesden-Popper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然而对其机制的研究却一直面临着巨大挑战:(1)材料的结构难以确定;(2)理论模型与观测结果始终不一致。因此,寻找可靠、有效的表征手段对于揭示相关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红外光谱对于有机物的变化十分敏感,在有效探知电池材料的分布变化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近期,Photothermal Spectroscopy Corp公司研发推出的新一代的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在此研究中脱颖而出,该技术采用激光探针,能够对样品的表面实行非接触式光热红外探测,具备亚微米的空间分辨率并且无边缘散射问题。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王志明教授课题组与Photothermal Spectroscopy Corp公司合作,使用新一代的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研究MAPbBr3在(BA)2(MA)2Pb3Br板边缘的分布情况。在此项研究中,所测试的(BA)2(MA)2Pb3Br10和MAPbBr3之间缺少BA,使其红外光谱有显著差异;同时无论是BA缺陷,还是BA对MA的比例都已有使用FTIR光谱研究的报道,因此具备良好的实验基础。进一步使用O-PTIR技术进行非接触式探测,有效避免了样品高度,探针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结果更加极ng准。
通过使用mIRage的测量(图1),能够观测到随着BA含量的降低,~1580 cm-1处的峰相对强度减小,峰值伴随着向1585 cm-1的峰值偏移。这主要是由于(BA)2(MA)2Pb3Br10在1580 cm-1附近有两个涉及NH3振动的红外吸收带:分别为1575 cm-1处(BA+)和1585 cm-1处(MA+)。当BA含量降低时,1575 cm-1处的带强度降低,导致峰值强度在约1580 cm-1处降低,并伴随向1585 cm-1偏移。在测试中观测到的另外一个现象为~1480 cm-1与~1580 cm-1的相对强度比增大,这是由于1478 cm-1的振动(CH3振动)仅与MA+相关,因此~1480 cm-1的强度没有变化,而1580 cm-1却由于BA含量降低而降低,导致比值的降低。上述结果清晰地显示了MAPbBr3在(BA)2(MA)2Pb3Br板边缘的组成分布情况。由此可见,mIRage 的O-PTIR技术在电池低能量边缘光致发光的研究中有十分理想的效果,极具应用前景。
图1. O-PTIR观测边缘的MAPbBr3的红外光谱信息。(a)(BA)2(MA)n-1 bn br3n+1(n = 1,2,3,∞)钙钛矿的红外光谱。(b-c)(BA)2(MA)2Pb3Br10和MAPbBr3的中MA+分子在1480 cm-1 (b)和BA+分子 1580 cm-1 (c)的图谱;(d) (BA)2(MA)2Pb3Br10的PL图像。(e)在(d)中所示的ZX区域和边缘的红外光谱图
参考文献:
[1] Zhaojun Qin, Shenyu Dai et al., Spontaneous Formation of 2D/3D Heterostructures on the Edges of 2D Ruddlesden-Popper Hybrid Perovskite Crystal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DOI: 10.1021/acs.chemmater.0c00419.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全自动气象站-非接触式超声波测量气象变化
- 全自动气象站-非接触式超声波测量气象变化【型号推荐:TH-CQX9,云境天合厂商】全自动非接触式超声波气象站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测量技术——超声波。
-
- 非接触式≠高精度?
- 近年来,非接触式测量因其高效快速的特长,逐渐被越来多的厂商所接受和采纳,但难以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始终是业界的一
-
- 浅谈非接触式光学测厚仪
-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深入,在许多应用中,厚度测量的能力至关重要,从实验室到在线环境中,要求设备具备实时模式测量功能。
-
- 非接触式熔体物性综合测试仪
- 超高温+超真空
-
- 【一键测量,免费上门】非接触式3D轮廓仪
- 【一键测量,免费上门】非接触式3D轮廓仪
-
- 手持式电波流速仪:非接触式操作,不受泥沙影响~
- 风途FT-LS5+手持式电波流速仪采用K波段雷达对河流、污水、泥浆、海洋进行非接触式的流速测量。可广泛用于?防汛抗洪现场应急监测、污水排放监测、其他需要现场测量的场合等。
-
- 六合一气象站-全天采用非接触式超声波原理测量
- 六合一气象站-全天采用非接触式超声波原理测量【型号推荐:TH-CQX6,物联网一体化设备,云境天合支持定制服务】六合一气象站是一种高度集成化的气象观测设备,能够全天采用非接触式超声波原理测量风速、风向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