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Bigfoot全光谱流式分选仪帮助揭示控制DNA甲基化的潜在机制
近日,英国爱丁堡大学Dónal O’Carroll研究组利用Bigfoot全光谱超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underpins the precision of the piRNA pathway”的重磅文章,揭示了SPOCD1 精确控制 DNA 甲基化的潜在机制。
在雄性小鼠种系发育过程中,PIWI-interacting RNA(piRNA)通路引导着年轻、活跃的转座子的 DNA 甲基化【1】。piRNA 将 PIWI 蛋白 MIWI2(PIWIL4)系在新生转座子转录本上,通过 SPOCD1 精确地控制 DNA 甲基化【2-5】。然而,确保这种精确性的潜在机制仍然未知。
2024年9月18日,英国爱丁堡大学Dónal O’Carroll团队在《Nature》上发表题为“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underpins the precision of the piRNA pathway”的研究论文。作者发现 SPOCD1 直接与 SPIN1(SPINDLIN1)相互作用,SPIN1 是一种染色质阅读器,主要与 H3K4me3-K9me3 结合【6 】,且SPIN1 的表达早于 SPOCD1 和 MIWI2 的表达,而之前普遍认为piRNA 引导的 DNA 甲基化所需的所有分子事件都发生在 MIWI2 参与之后。
此外,在piRNA引导的DNA甲基化开始之前,年轻的LINE1拷贝(而不是老的LINE1拷贝)会被H3K4me3、H3K9me3和SPIN1标记。作者通过突变基因小鼠,利用不与SPIN1相互作用SPOCD1变体,发现SPOCD1和SPIN1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精子发生和piRNA引导的年轻LINE1元件的DNA甲基化至关重要。这证明了piRNA引导的LINE1 DNA甲基化需要一个发育定时的双因素认证过程。第一个认证过程是将 SPIN1-SPOCD1 招募到年轻的 LINE1 启动子,第二个认证过程是 MIWI2 与新生转录本的接触。独立的认证事件是 piRNA 引导的 LINE1 DNA 甲基化精确性的基础。
本实验中,为了纯化胎儿生殖细胞,研究者从携带 Oct4-eGFP 等位基因的胚胎中分离出 E14.5 睾丸,解离得到单细胞悬浮液。之后在Bigfoot 全光谱超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上使用 100 μm 喷嘴进行分选,将 DAPI 阴性(活细胞)、OCT4-eGFP 阳性(生殖细胞)的细胞群分选出来用于后续CUT&Tag 测序分析。
图-H3K4me3、H3K9me3和SPIN1在新基因组甲基化之前标记年轻的LINE1。其中e-i,来自Bigfoot全光谱流式细胞分选仪分选得到的 E14.5 胎儿生殖细胞的 H3K4me3、H3K9me3 和 SPIN1 的 CUT&Tag 数据。
下面是此文中用到的Bigfoot全光谱超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的简介
Bigfoot是全球第一台全光谱、超高速、高性能的流式细胞分选仪,具有强大的光谱解析和分选能力,是免疫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开发领域的强有力工具。其主要技术优势如下:
高配置:高达9激光60参数
高性能:实时全光谱拆分及传统补偿模式可选
高速度:分选速度高达7万个事件/秒
高通量:六路分选;96孔-1536孔板适用;单细胞分选
自动化:智能型全自动仪器校准及质控
安全性:整合式生物安全柜设计及气溶胶管理系统
扫描下面二维码,了解更多仪器信息
1. 祝贺:国内第一篇Bigfoot文献发表啦!
2. 产品应用 | Bigfoot分选流式用于iPSC单克隆分选,助力高质量细胞突变模型方法建立
3. Bigfoot高光系列之——高通量孔板分选功能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Nature重磅!Bigfoot全光谱流式分选仪帮助揭示控制DNA甲基化的潜在机制
- Nature重磅!Bigfoot全光谱流式分选仪帮助揭示控制DNA甲基化的潜在机制
-
- Nature重磅!Bigfoot全光谱流式分选仪帮助揭示控制DNA甲基化的潜在机制
- Nature重磅!Bigfoot全光谱流式分选仪帮助揭示控制DNA甲基化的潜在机制
-
- 重磅研究 | 成像流式+分选应用——解决不可培养微生物形态学差异群体的深入研究
- 重磅研究 | 成像流式+分选应用——解决不可培养微生物形态学差异群体的深入研究
-
- Bigfoot高光系列之——高通量孔板分选功能
- Bigfoot高光系列之——高通量孔板分选功能
-
- Nature Communications:利用光镊技术揭示黏连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产生机械力的机制
- 单个黏连蛋白分子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产生力
-
- 真核生物DNA甲基化修饰的酶学基础
- 研究以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为模型,通过电穿孔技术递送DNMT3A甲基转移酶表达质粒,探究DNA甲基化修饰的酶学调控机制。
-
- Nature一作颜芮:揭示细胞外排磷酸盐机制,探索人体磷酸盐转运深层机密
- 瑞沃德设备为细胞分子实验保驾护航。
-
- 大鼠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ELISA试剂盒实验使用说明书
- 大鼠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ELISA试剂盒的实验使用说明书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但请注意,具体说明可能因不同制造商和试剂盒版本而有所差异。
-
- Nature!IF 50.5!清华大学张二荃团队首次揭示了RUVBL2调控真核生物钟的分子调节机制!
- Nature!IF 50.5!清华大学张二荃团队首次揭示了RUVBL2调控真核生物钟的分子调节机制!
-
- GFS-3000与DUAL-PAM-100联用助力揭示提高植物耐寒性的潜在新途径
- 本文揭示了叶绿体囊泡化(CV)蛋白和COP9信号体亚基5A(CSN5A)共介导的叶绿体蛋白泛素依赖性降解途径,从而为胁迫条件下番茄叶绿体蛋白稳定性的调控提供基础参考。
-
- 体内 DNA 电转移机制:细胞电渗透和 DNA 电泳的各自贡献
- 本文深入探讨了体内 DNA 电转移的机制,重点分析了细胞电渗透和 DNA 电泳在这一过程中的各自贡献。通过对细胞膜电学特性、电场与细胞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这两种机制如何协同作用实现高效的 DN
-
- 荧光分选帮助提高低表达细胞系的自动膜片钳实验成功率
- 在本报告中,我们探究了使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 (FACS) 技术,获取APC实验KV1.3通道高表达细胞的可能性。我们使用荧光标记抗体对细胞进行染色,之后进行细胞分选。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应用细胞染色和分选程序可以大大提高了APC实验的成功率。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