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44基因转染细胞株构建及单克隆抗体制备研究
摘要
通过构建CD244基因转染的稳定细胞株,并基于此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实验采用电穿孔仪(威尼德)完成基因转染,筛选获得高表达细胞株;通过免疫动物及杂交瘤技术获得抗体,经ELISA、Western blot验证其特异性。研究为CD244功能研究及靶向治疗提供了可靠工具,实验流程具有可重复性。
引言
CD244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信号淋巴细胞活化分子家族(SLAM),在免疫调节及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CD244在多种癌症中异常表达,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构建稳定表达CD244的细胞株及高特异性抗体,是解析其生物学功能的关键。现有研究多采用瞬时转染或商业化抗体,存在表达不稳定或交叉反应等问题。为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稳定转染技术构建CD244过表达细胞株,并基于此开发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为后续机制探索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1. 实验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 细胞与质粒:人胚肾HEK293T细胞,CD244基因全长克隆至pCDNA3.1载体(某试剂)。
2. 仪器:电穿孔仪、紫外交联仪、分子杂交仪(均为威尼德);流式细胞仪(某品牌)。
3. 试剂:Lipofectamine 3000(某试剂)、G418筛选培养基(某试剂)、弗氏佐剂(某试剂)。
1.2 CD244稳定细胞株构建
1.2.1 质粒扩增与纯化
将CD244-pCDNA3.1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经LB培养基扩增后,使用某试剂盒纯化质粒,测定浓度及纯度(A260/A280>1.8)。
1.2.2 细胞转染与筛选
HEK293T细胞以电穿孔仪(威尼德)转染: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调整密度至1×10^6/mL,与20 μg质粒混合后,参数设为电压250 V、脉冲时间10 ms。转染后48小时,加入含800 μg/mL G418(某试剂)的培养基筛选14天,每3天更换培养基。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株。
1.2.3 表达验证
1. 流式细胞术:细胞经抗CD244一抗(某试剂)及FITC标记二抗(某试剂)染色,流式细胞仪(某品牌)检测阳性率。
2. Western blot:裂解细胞后取总蛋白,经SDS-PAGE分离,转膜后以CD244抗体(某试剂)及HRP标记二抗(某试剂)显影。
1.3 单克隆抗体制备
1.3.1 动物免疫
选取6周龄BALB/c小鼠,以CD244过表达细胞裂解液(100 μg/次)与弗氏佐剂(某试剂)乳化后皮下注射,间隔2周加强免疫3次。末次免疫7天后取脾细胞。
1.3.2 细胞融合与筛选
脾细胞与SP2/0gusui瘤细胞以5:1比例混合,采用PEG(某试剂)诱导融合。融合后细胞接种于HAT培养基(某试剂),37℃、5% CO2培养10天。通过ELISA筛选上清液阳性孔:包被CD244重组蛋白(某试剂),加入杂交瘤上清,HRP标记二抗(某试剂)显色,OD450>0.5判定为阳性。
1.3.3 亚克隆与抗体纯化
阳性孔细胞经有限稀释法亚克隆3次,获得稳定分泌抗体的单克隆株。扩大培养后收集上清,经Protein A亲和层析(某试剂)纯化抗体,BCA法测定浓度。
1.4 抗体特性分析
1. 亲和力检测: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某品牌)分析抗体与CD244结合动力学。
2. 特异性验证:Western blot检测抗体对转染细胞及阴性对照细胞的反应性;免疫组化分析组织切片中CD244表达定位。
2. 结果与讨论
2.1 CD244稳定细胞株构建
经G418筛选及流式分选,获得3株CD244高表达HEK293T细胞(阳性率>95%)。Western blot显示转染细胞中CD244蛋白条带清晰,分子量约70 kDa,与预期一致。
2.2 单克隆抗体制备
ELISA初筛获得12孔阳性杂交瘤,经亚克隆后最终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mAb-3F2、mAb-5D8)。SPR检测显示mAb-3F2亲和力KD值为1.2×10^-9 M,优于已报道的同类抗体。Western blot证实两者仅与CD244过表达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3 应用潜力分析
研究构建的细胞株为CD244信号通路研究提供了稳定模型;所获单克隆抗体在流式分选、免疫组化中均表现优异,未来可进一步用于肿瘤免疫治疗靶点验证。
结论
研究成功构建CD244稳定表达细胞株,并制备出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实验通过优化电穿孔参数(威尼德)及筛选策略,显著提升转染效率与抗体亲和力。研究成果为CD244相关疾病机制研究及诊断试剂开发提供了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 Yamagami T,Fuji S,Tamaki H,等.CD48 as a novel molecular target for antibody therapy in multiple myeloma.[J].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12,156(2).
2. Kim N. Aldy,Nathan C. Horton,Porunelloor A. Mathew,等.2B4+ CD8+ T cells play an inhibitory role against constrained HIV epitopes[J].Biochemical &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11,405(3).503-507.
3. Upshaw Neff JL,Dick CJ,Chini CC,等.2B4 utilizes ITAM-containing receptor complexes to initiate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and cytolysis.[J].Molecular Immunology.2011,48(9).
4. Terhorst C,Calpe S,Sharpe AH,等.Cutting edge: an NK cell-independent role for slamf4 in controlling humoral autoimmunity.[J].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mmunologists.2011,187(1).
5. Levi Schaffer F,Elishmereni M.CD48: A co-stimulatory receptor of immunit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2011,43(1).
[6]Tarazona R,Delgado E,Guarnizo MC,等.Human prostasomes express CD48 and interfere with NK cell function.[J].Immunobiology: Zeitschrift fur Immunitatsforschung.2011,216(1/2).41-46.DOI:10.1016/j.imbio.2010.03.002 .
7. Kim K,Kumar V,Lee KM,等.Unidirectional signaling triggered through 2B4 (CD244), not CD48, in murine NK cells.[J].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Reticuloendothelial Society.2010,88(4).
标签:分子杂交仪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CD244基因转染细胞株构建及单克隆抗体制备研究
- 通过构建CD244基因转染的稳定细胞株,并基于此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实验采用电穿孔仪(威尼德)完成基因转染,筛选获得高表达细胞株;通过免疫动物及杂交瘤技术获得抗体
-
- 人CD160基因转染细胞株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 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人CD160基因过表达载体,利用威尼德电穿孔仪转染HEK293T及Jurkat细胞系,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
-
- 反转录病毒介导Luciferase基因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及生物发光成像研究
- 反转录病毒介导的Luciferase基因稳定转染细胞株,并利用生物发光成像技术进行验证。通过反转录病毒感染、筛选及生物发光成像分析,成功获得了稳定表达Luciferase的细胞株。
-
- 构建人HVEM基因转染细胞株促 T 细胞
- 构建人 HVEM 基因转染细胞株对 T 细胞的促进作用。详述实验流程,涵盖细胞株选取、HVEM 基因克隆、转染方法、T 细胞共培养及功能检测等环节,旨在揭示其免疫调节机制,为免疫治疗开拓新路径。
-
- LGR5基因克隆与细胞株构建的高效策略研究
- 通过高效的基因克隆技术与细胞株构建策略,成功建立LGR5基因过表达细胞模型,为后续LGR5在肿瘤发生与发展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克隆LGR5基因,并构建适合的表达载体。
-
- 人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研究
- 构建稳定表达人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细胞株。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HGF表达载体,利用威尼德电穿孔仪将其转染至HEK293细胞中。
-
- 构建 CD133转染细胞株研制特异性抗体
-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CD133转染细胞株,研制特异性抗体。实验通过基因克隆、转染及筛选策略,成功构建了表达CD133的稳定细胞株。
-
- 稳定转染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细胞株构建及其粘附特性研究
- 通过威尼德电穿孔仪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成功构建稳定表达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PPG)的HEK-293细胞株。
-
- 构建 CYP2C19 基因载体及转染建系
- 构建CYP2C19基因载体并建立其转染体系,以探索其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CYP2C19表达载体,并利用威尼德电穿孔仪将其转染至HEK293细胞中。
-
- 人源可溶性FL基因转染细胞构建及功能活性机制研究
- 人源可溶性FL(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基因表达载体,利用威尼德电穿孔仪转染HEK293细胞,筛选稳定表达株并验证其功能活性。
-
- cMet基因siRNA慢病毒载体构建及稳定转染细胞筛选研究
- cMet基因的siRNA慢病毒载体,并通过稳定转染筛选获得高效抑制cMet表达的细胞模型。实验采用分子克隆技术设计特异性siRNA序列,利用威尼德电穿孔仪完成病毒包装
-
- 雌激素响应稳转细胞株构建及调控机制研究
-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整合技术,成功构建了基于雌激素响应元件(ERE)的稳转细胞株(ER-SC)。实验表明,ER-SC在17β-雌二醇(E2)刺激下荧光报告基因表达强度提升12.3倍。
-
- 起搏基因质粒构建与心肌细胞体外转染机制研究
- 起搏基因质粒的高效构建方法及其在心肌细胞中的体外转染机制。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HCN4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利用电穿孔法优化转染条件。
-
- 人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细胞株的构建
- 从 HGF 生物学功能引入,介绍构建其转染细胞株的材料、方法、检测分析,为探究 HGF 机制和疾病治疗提供工具。
-
- 建立稳定转染周期性马来丝虫基因的细胞株
- 研究通过电穿孔法将携带周期型马来丝虫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哺乳动物细胞,利用某试剂抗生素筛选获得稳定转染单克隆株。
-
- 构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突变体转染细胞株
- 构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突变体基因转染细胞体系,采用定点突变技术优化tPA性能,通过HEK293与CHO细胞系进行转染,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并验证其在体内外的溶栓性能。
-
- 绵羊成纤维细胞人胰岛素原基因转染及稳定细胞系构建
- 威尼德电穿孔仪将人胰岛素原基因(hINS)高效导入绵羊成纤维细胞,通过某试剂筛选体系获得稳定表达株。
-
- 瘦素基因真核载体构建与胎盘干细胞转染研究
- 瘦素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在胎盘干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表达情况。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瘦素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威尼德电穿孔仪将重组载体转染至胎盘干细胞中。
-
- 真核细胞基因转染应用及非病毒方法优化研究
- 真核细胞基因转染的应用及非病毒方法的优化策略。通过比较脂质体、阳离子聚合物和物理方法等非病毒转染技术,优化了转染条件,评估了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