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盐酸与250g碳酸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aCO3+2HCl=CaCl2+H2O+CO2↑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发生条件:
1、反应物中酸必须是可溶的,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或沉淀或水。
2、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3、反应物中的两种盐都是可溶性的,且反应所得的两种盐中至少有一种是难溶的。
4、反应物一般都要可溶,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或气体
碳酸钙性质介绍
碳酸钙(CaCO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俗称: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碳酸钙呈中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盐酸。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
遇稀醋酸、稀盐酸、稀硝酸发生泡沸,并溶解。在101.325千帕下加热到900℃时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在一大气压下将碳酸钙加热到900℃会分解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工业制取CO₂):
碳酸钙会和稀盐酸反应,会呈泡腾现象,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CO₂):
混有CaCO3的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氢钙溶液。碳酸钙和碳酸溶液(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往变浑浊的石灰水中通入CO2,沉淀消失。这
纳米碳酸钙
纳米碳酸钙用于塑料中与树脂亲合性好,可有效增加或调节材料刚性,韧性,以及弯曲强度等,并可改善塑料加工体系的流变性能,降低塑化温度,提高制品尺寸稳定,耐热性及表面光洁性;在NR,BR,SBR等橡胶体系中,容易混练,分散均匀,并可使胶质柔软,还能提高压出加工性能和模型流动性.使橡胶制品具有表面光滑,伸长率大,抗张强度高,变形小,耐弯曲性能好,耐撕裂强度高等特点。
纳米碳酸钙制备
1.一种纳米活性碳酸钙的工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 Ca(OH)2的悬浮液,通入含有CO2的气体,碳化至碳化率达5~40%,加入晶型调节剂,继续碳化至pH为8.0~9.0,加入表面电荷及空间位阻调节剂,继续碳化至pH为6~7.5,生成纳米级的立方形碳酸钙;所说的晶型调节剂为磷酸盐、硫酸盐、醋酸盐、柠檬酸盐、单糖或多糖中的一种及其混合物,其加入量为浆料重量的0.05~3.0%;所说的表面电荷及空间位阻调节剂为磷酸盐、硫酸盐、氯化物、三乙醇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表面电荷及空间位阻调节剂的加入量为CaCO3重量的0.1~4.0%;
(2)将脂肪酸或水溶性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配制成水溶液包覆剂;所说的脂肪酸为 C12~C18的脂肪酸;(3)将纳米碳酸钙浆料加热至45~95℃,然后加入包覆剂,包覆剂的加入量以碳酸钙的重量计为0.5~3.5%,包覆处理时间为0.5~3.5小时间,将浆料过滤,干燥,即获得纳米活性碳酸钙。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 盐酸与250g碳酸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aCO3+2HCl=CaCl2+H2O+CO2↑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
- 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
- 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要看化学反应有什么现象,那就先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是什么,反应过程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形态的。氧化铜是绿色的,稀盐酸是无色的
-
- 稀盐酸
- 质量分数低于20%的盐酸被称为稀盐酸,溶质的化学式为HCl。稀盐酸是一种无色澄清液体,呈强酸性。有刺激性气味,属于药用辅料,pH值调节剂,应置于玻璃瓶内密封保存。
-
- 非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
- 非金属氧化物大都是酸性氧化物,除了二氧化硅SiO2外,基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因此这些氧化物也被称作其对应酸的酸酐。下面看看这些非金属氧化物是如何与水反应生成酸的。
-
-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 氧化铁,别名三氧化二铁、烧褐铁矿、烧赭土、铁丹、铁红、红粉、威尼斯红(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等。化学式Fe2O3,溶于盐酸,为红棕色粉末。其红棕色粉末为一种低级颜料,工业上称氧化铁红
-
- 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
- 非金属氧化物中,除了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少数几种外,绝大多数都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一、二氧化碳和碱反应。二氧化碳是碳氧化合物之一
-
- 免疫反应分类和介绍
- 机体对于变异的自体成分或者异己成分做出防御反应,称为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包含特异性免疫反应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正常的生理反应,异常的病理反应以及免疫耐受均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表现形式。
-
- 醚化反应
- 烯醇醚化反应。烯醇经基上的氢被烷基取代生成烷基烯基醚的反应。一般单c基醛酮在互变异构的平衡体系中烯醇的含量很少,相应的烯醇醚通常也不是由烯醇和醇脱水而成的。
-
- 基因扩增仪的基本要素、反应条件及反应步骤
- 简而言之,PCR就是利用DNA聚合酶对特定基因做体外或试管内In Vitro的大量合成,大体上,其是利用DNA聚合酶进行专一性的连锁复制。如今常用的技术,能够把一段基因复制为原来的一百亿至一千亿倍。
-
- 蛋白质印迹法免疫反应、化学发光和分析
- 蛋白质印迹法常被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生物组织样品或者凝胶电泳处理过的细胞经过特异性抗体着色,通过对着色的位置和着色深度的分析来使特定蛋白质在所分析的细胞或组织中表达情况的信息获得。
-
- PCR反应五要素
- 对特定的DNA片段起到放大扩增作用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其可以被当作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能够大幅增加微量的DNA
-
- 二氧化氯发生器反应原理
- 二氧化氯发生器为一种环保型化学法中、小型二氧化氯多级发生器,其具有较为简单的操作,较高的转化率,较高的纯度以及较多的用途。
-
- PCR的反应特点
- PCR技术是模拟体内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在体外扩增DNA分子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用于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
-
- PCR的反应流程
- 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是一种酶促化学反应,可以在试管里将待测的目的基因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增五十万倍乃至上百万倍,大大提高了基因诊断的灵敏度,降低了分析的难度。
-
-
- 热裂解反应器类型,热裂解反应机理
- 选择合适的热裂解反应器类型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的关键。根据反应物的性质、热裂解反应的要求以及生产规模,工程师需要评估每种反应器的优缺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案。
-
- 反应磁控溅射广泛使用的缘由
- 磁控溅射仪为一种用于物理学领域的分析仪器,于2015年05月25日启用。
-
- 多功能热裂解反应红外联用测试仪
- 其独特的功能和技术优势使其成为现代科研实验室中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材料性能测试和化学反应分析领域。本文将深入探讨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如何通过其高效的分析功能提升研究水平。
-
- PCR的设想与实现、步骤以及反应物质
- pcr仪器的发展pcr温度循环至关重要,pcr扩增仪各参数必须准确。自第一台pcr扩增仪问世以来,在短短的几年间,扩增仪经过几代的发展,不断采用新技术,并且进一步朝高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
- PCR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的影响因素
- 模块升温和降温时间、模块与PCR管内温度平衡时间、延伸时间以及循环次数这四个因素决定了在PCR仪上完成一个PCR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