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电镜像差科普|是什么在悄悄影响电镜成像
我们在使用普通光学透镜时,把光作为介质进行成像,通过玻璃透镜的折射偏转把光汇聚成“一点”来聚焦成像。扫描电镜使用的介质不是光,而是电子。虽然介质不同,但是与光学玻璃透镜一样,扫描电镜也普遍存在像差问题,而这些各种各样的像差,正在背后悄悄地影响着电镜成像。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各种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像差对成像的影响。
球 差
由于透镜边缘部位和中间部位的折射偏转能力不同,导致各条射线不会汇聚到同一个点上,从而在高斯平面上得不到清晰的像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弥散圆斑,这种现象称为球差。如下图所示:
理论证明,电磁透镜的球差是不能消除的。有一些高端透射电镜中使用了球差矫正器用于提高分辨率,而扫描电镜上现在还没有添加球差矫正器。但是扫描电镜会通过减小孔径角等其他措施来减小球差。
彗 差
由于物点在透镜中心轴的轴外,使得电子束与轴线倾斜成一定角度,破坏透镜的对称性,从而产生另一种像差—彗差。彗差严重时,成像面(高斯面)上不会得到清晰的点,而是会形成像彗星一样沿某一方向延伸的模糊图像。如下图所示:
在电镜中,由于物点不会偏移很大,所以只要保证机械轴和光轴的合轴度较好,系统产生的彗差一般对成像的影响很小。
像 散
当焦距处在过焦或者欠焦状态时,聚焦的束斑会呈现 90° 交错的椭圆形状,虽然在正焦位置束斑形状不是椭圆,但是会由于束斑过大而成像模糊,这种像差现象称为—像散。如下图(a)所示。
飞纳电镜中配备了消像散器,通过调节 8 个小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来产生附加磁场,用于矫正不对称的椭圆形束斑,使得到达试样表面的束斑称为一个旋转对称、边界清晰的理想圆斑。
色 差
当设备电源电压略有不稳时,会使加速电压产生波动,从而影响发射电子的能量。电子的能量差异会导致电子束波长不一致,所以不同能量的电子会沿着不同的轨迹聚焦,聚焦在不同的焦点上,出现成像模糊。这种像差现象称为—色差。如图所示。
产生色差的主要原因为供电电压不稳、电子发射位置不一致(灯丝原因)等。为了减小图像色差,电源配备稳压器或者不间断电源(UPS)还是有必要的。
以上就是常见的几种像差,有一些无法消除,只能通过硬件改善,有一些是可以通过操作消除掉的。对于无法消除的,飞纳电镜已经在硬件方便做到了高精度的装配,保证机械轴和光轴的合轴等等。对于可以消除,比如像散,飞纳电镜也配备了消除像散的操作页面,使操作人员更方便地消除像散,改善成像。
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扫描电镜像差科普|是什么在悄悄影响电镜成像
- 扫描电镜使用的介质不是光,而是电子。虽然介质不同,但是与光学玻璃透镜一样,扫描电镜也普遍存在像差问题,而这些各种各样的像差,正在背后悄悄地影响着电镜成像。
-
- 电镜应用|扫描电镜在磁性材料上的应用
- 赛默飞超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Apreo2的镜筒采用无漏磁设计,可以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的测试!
-
- 电镜应用|扫描电镜在电缆失效分析中的应用
- Apreo2场发射扫描电镜具有业内最强的低电压超高分辨性能,搭配双引擎模式,分辨率可达到0.8nm(1kV),可以呈现材料最表面的真实形貌衬度。
-
- 电镜应用|扫描电镜下的食品微观结构
- 各类食物的颗粒形状大小、表面结构、孔隙分布等微观结构特征,对食品的口感、溶解性、吸湿性等性质均有重要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食物的品质特征。
-
- 科普薄膜材料是什么?
- 膜和薄膜有什么区别?当固体或液体的一维线性尺度远远小于其他二维时,我们将这样的固体或液体称为膜。通常膜可分为两类:厚度大于1微米,称为厚膜;厚度小于1微米,称为薄膜。
-
- 飞纳电镜为什么可以做到15s抽真空,30s成像?
- 飞纳电镜继承荷兰飞利浦和 FEI 独家三仓分离和逐级抽真空专利设计,可以实现 15 秒抽真空 30 秒成像
-
- 扫描电镜在碳纳米纤维上的应用
- 最新的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colorSEM Apreo 2S配置了三种物镜模式:标准模式、静电物镜模式(搭配镜筒内减速技术)、超高分辨磁浸没模式,应用范围几乎可以覆盖所有固体样品。
-
- 扫描电镜在隔膜材料中的应用
- 扫描电镜作为材料微观结构表征的利器,已经成为隔膜制造必不可少的分析工具。赛默飞超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Apreo 2兼具高质量成像和多功能分析性能于一体,广受好评!
-
- 日立应用 | 内透镜扫描电镜,用 STEM 成像解锁微观新视界
- 日立应用 | 内透镜扫描电镜,用 STEM 成像解锁微观新视界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