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扫描电镜是利用精细聚焦的电子束照射在样品表面,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各种信号,其中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等不同能量的光子,这些信号经相应的探测器接收,用于研究各种材料的微观形貌;配上能谱仪、波谱仪等附件,可对材料元素成分进行分析。
扫描电镜能谱的原理
每个原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电子数,它们在特定位置的正常条件下存在。这些位置属于特定的轨道,它们拥有不同的、离散的能量。
扫描电镜中X射线的生成一共有两个步骤。在diyi步中,电子束撞击样品并将部分能量转移到样品的原子上。这种能量可以被原子的电子用来“跳跃”到具有更高能量的能量轨道,或者是脱离原子。如果发生这样的转变,电子就会留下一个空位。空位相当于一个正电荷,在这个过程的第二步,空位会吸引来自高能量轨道的电子填补进来。当这样一个高能量轨道的电子填满了低能量轨道的空位时,这种转换的能量差可以以X射线的形式释放出来。
X射线的能量是通过这两个轨道之间能量差的特征所展现出来的。它取决于原子序数,是每个元素的属性。所以,X射线是每个元素的“指纹”,可以用来识别样品中存在的元素的类型。
扫描电镜能谱常见问题
1、能谱的缩写是EDS还是EDX?
开始的时候能谱的缩写有很多,比如EDS,EDX,EDAX等,大家对此也都心照不宣,知道ED就是Energy Dispersive,后面因为X-ray Analysis和Spectrum这几个词的不同用法,导致了缩写的不同。而且相应的汉译也有很多,比如能量色散谱,能量散射谱等等。
不过,到了2004年左右,相关协会规定,EDS就是能谱或者能谱仪,EDX就是能谱学,Dispersive就不去翻译。这样EDS就应该是文章里的正规用法,而现在有很多文章仍然使用其他说法,有约定俗成的味道,大家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
2、EDS的谱峰有很多峰位对应于一个元素,是不是说明这个元素含量很高?
EDS是一个电子壳层的电子被外来粒子或者能量激发,留下一个空位,然后外层电子跃迁至这个空位,同时就会放出特征X射线,这样不同壳层之间的电子转移导致的能量差就会有不同的谱线,扫描电镜EDS谱线就是把这些特征X射线脉冲的累积分开得到的。
这样一来,谱线越多,说明外面的电子占有壳层越多。而定量分析时是根据不同元素来选择不同线系的谱峰强度以及这个元素的响应值来做计算的,所以谱峰多跟元素含量没有关系。
3、EDS的谱峰里面看不到前面的谱峰(比如<8keV),是不是说明所选微区里前面的轻元素压根没有或者很少?
这个就要注意是否选取的样品位置周围有大颗粒或者其他厚介质的存在,吸收了本来产率就低的轻元素X射线,对谱峰结果产生了严重干扰。
当有这种现象时,可以选择其他区域的样品比较一下一些过渡元素的K线系和L线系,或者原地倾转样品,调整样品位置,看是否有明显的变化,以此判断扫描电镜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4、谱峰里面总是出现一些样品里不可能有的元素,怎么回事?
发生这个问题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①C和O,一般空气中都有油脂等有机物的存在,很容易吸附到样品表面造成污染,无论透射电镜还是扫描电镜,都有可能看到C和O的峰。尤其透射电镜,一般使用C膜支撑,有C再正常不过了。
②Al或者Si:扫描电镜因为使用Al样品台或者玻璃基底,所以在样品比较薄的区域扫谱,会有基底的信号出来。
③Cu和Cr:这个是透射电镜里特有的,Cu是使用载网的材质Cu导致的,而Cr一般认为是样品杆或者样品室材质里的微量元素导致的。
④B:有些时候分辨率忽然极高,看到了清晰的B峰,这要注意,因为样品在扫谱过程中大范围移动就容易出现这个峰,还有如果样品处于加热状态,也会有B的峰出现。
⑤一些很难见到的稀土元素或者La系Ac系元素,这很可能是因为噪音的峰较强,扫描电镜的分析认为有微量相应能量区的元素存在,用软件去除即可。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扫描电镜是利用精细聚焦的电子束照射在样品表面,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各种信号这些信号经相应的探测器接收,用于研究各种材料的微观形貌;配上能谱仪、波谱仪等附件,可对材料元素成分进行分析。
-
- 扫描电镜选购指南
- 扫描电镜是介于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之间的一种微观形貌观察手段,可直接利用样品表面材料的物质性能进行微观成像。现在市面上的扫描电镜分为台式扫描电镜以及大型场发射扫描电镜等。
-
- 扫描电镜注意事项
- 扫描电镜(SE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电子工业等多个领域的高精度检测工具。它通过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
- 扫描电镜展望
- 扫描电镜是一种超高速、高分辨、全自动、快速成像、场发射电子显微分析设备,在IT行业计算机、半导体、互联网、移动通讯、人工智能发展神速。对促进我国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
- 扫描电镜基本原理
- 扫描电镜(SE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电子工业等多个领域的高精度检测工具。它通过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
- 扫描电镜用途
- 扫描电镜(SEM)是介于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之间的一种微观形貌观察手段,可直接利用样品表面材料的物质性能进行微观成像。扫描电镜还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仪器。
-
- 扫描电镜应用
- 扫描电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浓缩了电子光学技术、真空技术、精细机械结构以及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成像是采用二次电子或背散射电子等工作方式,随着扫描电镜的发展和应用的拓展,相继发展了宏观断口学和显微断口学。
-
- 扫描电镜历史
- 扫描电镜的制造依据是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扫描电镜从原理上讲就是利用聚焦得非常细的高能电子束在试样上扫描,激发出各种物理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和显示成像,获得测试试样表面形貌的观察。
-
- 扫描电镜技术
- 扫描电镜是材料表征时所广泛使用的强有力工具,具有景深大,图像富有立体感,分辨率高,图像放大倍数高,显像直观,样品制备过程相对简单,可连接EDAX(X-射线能谱分析仪)进行微区成分分析等特点。
-
- 扫描电镜发展
- 扫描电镜用细聚焦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通过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对样品表面或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在扫描电镜都与能谱(EDS)组合,可以进行成分分析。
-
- 扫描电镜功能
- 扫描电镜是一种用于放大并观察物体表面结构的电子光学仪器。由镜筒、电子信号的收集和处理系统、电子信号的显示和记录系统、真空系统和电源系统等组成,具有放大倍数可调范围宽、图像分辨率高和景深大等特点。
-
- 扫描电镜景深
- 在景像平面上所获得的成清晰像的空间深度称为成像空间的景深,简称景深。扫描电镜对准的是固定的平面在,所以有个景深,在景深范围内,你可以看到清晰的像,而景深范围外的物体所成的像是看不清晰的。
-
- 扫描电镜基础知识
- 扫描电镜是自上世纪60年代作为商用电镜面世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光学仪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冶金、材料、半导体制造、微电路检查等各个研究领域和工业部门。
-
- 扫描电镜管理制度
- 扫描电镜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为保证设备安全及正常运行,应加强对扫描电镜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使用率、完好率,更好地服务于检验工作。
-
- 扫描电镜分类
- 扫描电镜全称扫描电子显微镜,是自上世纪60年代作为商用电镜面世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光学仪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冶金、材料、半导体制造、微电路检查等各个研究领域和工业部门。
-
- 扫描电镜使用方法
- 扫描电镜通过电子束在样品上进行逐点扫描,获得三维立体图像,图像观察视野大、景深长、富有立体感。在观察样品表面形貌的同时,进行晶体学分析及成分分析。
-
- 扫描电镜特点
- 扫描电镜全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介于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之间的一种微观性貌观察手段,可直接利用样品表面材料的物质性能进行微观成像。
-
- 扫描电镜应用领域
- 扫描电镜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的,用途最为广泛的电子光学仪器。数十年来,扫描电镜已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学、医学、冶金学等学科的领域中,促进了各有关学科的发展。
-
- 扫描电镜简介
- 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为扫描电镜,英文缩写为SEM。它是用细聚焦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通过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对样品表面或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
-
- 扫描电镜工作原理
- 扫描电镜(SE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电子工业等多个领域的高精度检测工具。它通过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